医疗行业存在结构性问题,耐心等待触底出清
白癜风优惠政策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525.html 这个周末,有2个事情讨论的相对较多。 一个是医药投资女神葛兰,掌管数支基金,规模接近千亿,但是其中最知名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从最高点回撤37%。同类排名接近垫底,被戏称女神变大妈。 看了一下中欧健康的主要持仓,药明、凯莱英、康龙化成、泰格、博腾、美迪西、九州8个CXO,还有爱尔和通策是2个医疗服务。产品端的几乎一个都没有。 另外一个事情,同样是二级买方基金经理“笨杰明陈”写了一篇非常非常优秀的医疗行业的买方研究文章,被朋友圈刷屏。总结核心内容如下: 1:医疗行业还没有真的触底,支线可能有机会,但主线还没有出清。 2:现在宏观是宽货币容易,但是宽信用难。 3:目前医疗行业的调整不仅仅是周期性原因,还有结构性原因。 4:医疗的上游是支付方,下游是服务方(医院),上下游都越来越集中,因此有议价权。而中游的产品方(pharma、biotech)越来越分散,因此议价权低,利润有限,股价涨幅低于上下游。 5:产品端的企业研发效率越来越低,所以是CXO的机会。 6:pharma的本质是拥有临床资源和销售网络的PE投资公司。 7:biotech的本质是低成本试错的竞争,应该是failearly,dieearly。美国就是这样。但是到了中国的一级市场,种种原因,大家都Delayrisk,dielate,导致最后上市让二级市场接盘。 8:未来必须清算一批创新公司,清算一批投资基金,市场才会回归正常。 9:小的器械公司其实也是低效率的,但是现在估值太高,未来也一定会降估值,到让大的器械公司可以并购的范围。 10:现在行业泡沫,造成了风险的错误定价,以及资源的错误配置,影响了行业效率,这是医疗行业的结构性问题。 11:最后买方大佬还分享了一下对盈利和风险的认知。 总结一下,这是我最近看到的难得一见的医疗行业的优秀的研究文章。有些板块、角度是我自己之前没有想到的,让人眼前一亮,填补了我的盲区。 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市场上的卖方文章太多了,优秀的买方文章极其稀缺。 读者们要珍惜每一个优秀的买方作者。因为买方是真的挣过钱,亏过钱的。 写完发生的2个事情,我想写一个大家基本都认可的理论 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投资人认为上涨,结果真的价格上涨,越来越多人买入,加速上涨,最后泡沫。 投资人认为下跌,结果真的价格下跌,越来越多人卖出,加速下跌,最后超跌。 索罗斯的核心投资理论就是所谓“反身性理论”。简单来说,反身性理论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一个互动影响。索罗斯认为,金融市场与投资者的关系是:投资者根据掌握的资讯和对市场的了解,来预期市场走势并据此行动,而其行动事实上也反过来影响、改变了市场原来可能出现的走势,二者不断地相互影响。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人掌握到完整资讯,再加上投资者同时会因个别问题影响到其认知,令其对市场产生“偏见”。 我前几天写的“跳反的”文章《今天我做了个艰难的决定:给医疗行业反身一击》,有点像一个投降。就是反身性理论的最好的表现。也是钟摆理论的一个类似原理。 更早之前我写《相信我,未来10年,70倍医疗股一定会重现》,其实是一种反抗,当时市场已经开始下跌,政策的打击,导致行业不确定性的增加。我当时对未来的判断其实也是有些模糊不定,于是把自己的认知梳理了一下,全部写了出来。毕竟自己在这个行业,还是要把行业的优点写出来,要不然整个行业都不行了,个人再怎么努力也是无用。 写完以后我觉得医疗还是有一线生机的。第一层宏观维度确实不行,第二层维度喜忧参半,第三层维度有机会。 但是真的愿意分析到第三层维度的人有多少呢?市场上能认识第一层宏观的人都不多,别说第二层第三层了。 看着越来越多的资金买医疗ETF,还有很多人相信医疗股下跌后接近底部,但是迎来的却是后续的医疗的加速下跌。以及跌到现在,恒瑞、迈瑞、爱尔、通策、爱美客等等依然不低的估值。 我认为医疗行业的钟摆理论和反身性已经在逐步体现。三根阳线改变信仰,那么三根阴线呢?6根阴线呢? 当然我也会纠结,最悲观,最恐慌的时候,会不会反而就是买点? 今天看到“笨杰明陈"的文章,我不纠结了。 耐心等待行业出清,迎来新的买点。那个时候,我会出来唱多的。 最后,重点强调一下,对二级市场价格的悲观,不是说对实业的悲观。这么多宏观文章,其实分析的更多是估值倍数,而不是实业的收入和利润。 现在这么多实业公司,不管是IPO,还是融资企业,手里拿到了大把的现金,其实正是最舒服的时候。 实业、金融行业,上游、股东、客户这几个概念,不能弄混。 码字不易,记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zhuyea.com/zzycjjg/9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AI虚拟仿真在生物医疗行业的应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