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杆紫荆

其他别名:满条红、苏芳花、紫株、乌桑、箩筐树、独杆紫荆

拉丁学名:Cercischinensis

目:豆目

科:豆科

属:紫荆属

简介:紫荆,属豆科植物,因"其木似黄荆而色紫,故名。"《本草纲目B6》俗名箩筐树,又叫紫珠。原产我国,分布较广,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圆心形,春开红紫色花,供观赏。树皮、木材、根均可入药。

植物介绍:

基本信息

紫荆,属豆科植物,因"其木似黄荆而色紫,故名。"俗名箩筐树,又叫紫珠。原产我国,分布较广,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圆心形,春开红紫色花,供观赏。树皮、木材、根均可入药。

又叫满条红、苏芳花、紫株、乌桑、箩筐树。为豆科紫荆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春季的主要观赏花卉之一,喜阳光,耐暑热。树干挺直丛生,早春季节先于叶开花,花形似蝶,盛开时花朵繁多,成团簇状,紧贴枝干,满树都是花,不仅枝条上能着花,而且老干上也能开花,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到了夏秋季节则绿叶婆娑,满目苍翠;冬季落叶后则枝干筋骨毕露,苍劲虬曲之感跃然眼前,是观花、叶、干俱佳的园林花木,适合栽种于庭院、公园、广场、草坪、街头游园、道路绿化带等处,也可盆栽观赏或制作盆景。

另: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洋紫荆,亦名紫荆花,但与本种极不相同。香港区旗区徽上的紫荆花是白色的。白花紫荆十分罕见,因而十分名贵。

形态特征

豆科紫荆属,该属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叶卵圆形,叶顶短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叶脉掌状,有叶柄,托叶小,早落。花于老干上簇生或成总状花序,先于叶或和叶同时开放;花萼阔钟状;5齿裂,弯齿顶端钝或圆形;花两侧对称,上面3片花瓣较小;雄蕊10,分离;子房有柄。荚果扁平,狭长椭圆形,沿腹缝线处有狭翅;种子扁,数颗。紫荆为落叶乔木,经栽培后常成灌木状。叶互生,近心形,顶端急尖,基部心形,长6~14厘米,宽5~14厘米,两面无毛。花先于叶开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小苞片2,阔卵形;花玫瑰红色,长1.5~1.3厘米,小花梗纲柔,长0.6~1.5厘米。荚果狭披针形,扁平,长5~14厘米,宽1.3~1.5厘米,沿腹缝线有狭翅不开裂;种子2~8颗,扁圆形,近黑色,花期4~5月。

物种分布

紫荆原产于中国,在湖北西部、辽宁南部、河北、陕西、河南、甘肃、广东、云南、四川等省都有分布。香港紫荆与大陆其它地区生长的紫荆不同,只能在热带和亚热带生长,只有在广东、福建、台湾、广西、海南、云南等地生长。

生长习性

性喜欢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蘖性强,耐修剪。野生的多为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左右,今在陕西太行山下和湖北神农架林区,还可以看到紫荆乔木的丰姿。而栽培于庭院中的紫荆,则多为丛生落叶灌木。叶微困,春季开花,先花后叶,一簇数朵,花冠如蝶。最奇特处是其开路无固定部位,上至顶端,下至根枝,甚至在苍老的树干上也能开花,因而又有"满条红"的美称。花除紫色外,还有一种较为罕见、观赏价值极高的白花紫荆。

品种分类1:白花

为紫荆的变种,花为白色。

2:巨

植株呈乔木状,高可达15米以上,胸径则达40厘米;叶片硕大,绿色,较厚;花色紫红,花朵稍大,花期3~4月。原产中国的南方地区,耐寒性较差,而且开花较晚。

3:丛生

紫荆的丛生,高可达4米以上,冠幅~cm;有5~10分枝。

4:加拿大红叶

株高4~5米,枝干黑灰色,有浅色的皮孔。新叶紫红色,老叶夏季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叶面为铜褐色,若光照不足则转为绿褐色,到秋季叶色则为红色,叶背为淡粉色。花先于叶开放,4~10朵簇生成短的总状花序,老干、新枝、短枝均可着花,花冠蝶形,玫瑰红色,花期4月。荚果条形,扁平,8~9月成熟后呈红褐色,内有近圆形的种子,但花后结果率不高。

与普通紫荆相比,加拿大红叶紫荆除了叶色为紫红色外,其他区别还有:其树干颜色较深,呈灰黑色,而普通的紫荆树干颜色较浅,为灰白色。花柄较长,花朵较为稀疏,不像普通紫荆那样密密匝匝呈团簇状,紧贴在树干上开放,而是稍微下垂,疏密有致地开放。

应用价值园林应用

紫荆花朵漂亮,花量大,花色鲜艳,是春季重要的观赏灌木。较好的适应范围,移栽成活率好,价格低廉,绿化效果,深受各地的欢迎。

紫荆是在2年生以上的老枝上开花,故不可疏剪老枝。3年生以上植株越冬可不再壅土防寒,但应充分冬灌,以防根系损伤。

紫荆树苗移栽在落叶后或萌芽前进行,根系发达的可直接栽植,根系不多的可先假植,翌年定植。大苗需带土球,由于根系发达,不易截断,移栽时可用利刀割断,以免撕裂根皮。移栽时应当修剪整形,丛栽植株每年萌发前应更新部分老枝,生长期施肥2~3次。

来源:园林植物赏析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zhuyea.com/zzyyfyl/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