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被忽略的儿童高功能自闭症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最容易被忽略的潜力股 作者: 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 北京向日葵伙伴 郭老师 自闭症谱系是一个能力波动很大的范围。 为了交流方便,我们暂且把他们分为高功能和低功能。 低功能儿童以生活自理为干预目标,这基本在业内达成共识。 而高功能儿童要走的路,与低功能截然不同。 他们是最有可能融入普通环境,过上高质量生活的孩子们。 但他们,也是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孩子。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高功能儿童发现问题晚。 低功能儿童的发展落后程度较高,因此家长早早发现,早早干预。 高功能儿童经常在3岁内没有太大落差, 即便有一点点落差,过几个月也能够自己赶上来。 比如,人家的孩子1岁会走路,我们的孩子1岁半会走,赶上了。 再比如,人家的孩子1岁会叫爸爸妈妈,我们的孩子2岁才会叫,也赶上了。 甚至,有些高功能儿童的早期机械记忆能力是远超普通儿童的。 比如,别的孩子刚会说苹果,我们的孩子都会背古诗了。 别的孩子刚认识颜色,我们的孩子都认识个汉字了。 因此,早期干预很容易被家长忽略。 直到进了幼儿园,被老师发现问题,被医生诊断为自闭症, 很多家长是很难接受这个落差的(明明我们的孩子2岁还是神童呐!)。 所以,我们所碰到的高功能儿童,一般都已经超过3岁, 4-5岁居多。 混完了幼儿园小班,中班开始跟不上。 混完了中班,大班跟不上。 眼看着面临进入小学有困难,这才开始着急干预, 但儿童的关键期已经晚了,而且养成了很多不良的情绪问题, 一切悔之晚矣。 第二,高功能儿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高功能儿童的能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 他们在一般的干预机构是鸡头,但是去了幼儿园又成了凤尾。 在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矛盾中, 很多家长选择了人往高处走。 即,放弃康复机构,进入普通学校。 先混着再说,万一混好了呢。 高功能儿童家长对一般的机构或者特教学校嗤之以鼻, 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孩子比其他那些孩子强太多了, 继续跟他们混下去只能学一些不良行为,学不到真东西。 可是,放弃机构干预,进入幼儿园,又觉得哪里不对劲,和普通孩子比还是有差距。 但是这个差距在哪里又说不太上来。 说不上来就代表不知道教什么,更不知道怎么教。 于是,抱着回机构不愿,去幼儿园不甘的矛盾心理,耽误了最宝贵的4-6岁时间, 最终导致差距扩大,进不了普通小学。 很多高功能儿童家长是不承认自己孩子的问题的。 觉得他们只是比普通儿童慢一点,笨一点,“幼稚”一点, 殊不知,这几个点加在一起,就被普通儿童远远甩在后面, 越到后面越追不上。 最后,错失普通小学的门槛。 明明是那么有潜力的孩子,就是因为早期没有重视干预,酿成一生都难以弥补的过失。 我们见过很多5-6岁的家长, 偷偷上网查资料,偷偷给孩子训练,偷偷找向日葵伙伴测评, 医院诊断。 这就是仗着暂时能力差距小,不愿意承认问题的家长表现。 不承认问题,就无法进入到解决问题的阶段。 第三、高功能儿童难教。 好吧,就算是高功能儿童家长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也承认问题,也想帮孩子提高, 但是,去哪儿学呢,怎么教呢,仍然一头雾水。 在目前的儿童干预领域里,为低功能儿童设计的ABA学派干预方法到处都是, 但是,为高功能儿童设计的干预方法却少之又少,缺乏系统科学性。 如何提高功能儿童的心智能力,正是向日葵伙伴的研究课题。 针对高功能儿童的10个心智能力,我们会通过认知神经脑科学的理论进行系统提升。 很多小朋友,从第六项开始就会逐渐不理解。 很多康复师,从第六项开始就不知道怎么教了。 比如,和时间概念相关的能力: 1)关于现在 能不能按时间顺序说出正在发生的事情的顺序。 比如,吃苹果,先要洗苹果,然后削皮,最后吃。 2)关于过去 能不能按时间顺序回忆曾经发生的事情。 比如,幼儿园今天发生什么事情了? 3)关于未来 能不能对一个目标进行未来计划。 比如,上课只给一个指令,在本子上写名字。 儿童能不能独立完成从书包里拿出本子、铅笔,翻页,然后写名字,并告诉老师写完了等整个目标的操作流程。 参考教材: 《儿童语言开发-实操手册》 长按识别下图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白殿疯病北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zhuyea.com/zzyyfyl/1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泪目自闭症男孩看到领养狗狗的照片,第一
- 下一篇文章: 春天皮肤病高发,这份用药大全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