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九芝堂历史故事系列二劳氏宗业世代
今年,是九芝堂创立第周年。10月17日(九九重阳节)我们在起源地坡子街,九芝堂药铺前举行盛大周年庆典,以感怀先祖的方式纪念创始人劳澄遗风,传承千百年来坡子街那一缕氤氲药香,告慰创业先祖,誓愿扛鼎未来!龙吟九霄,岂非一朝一夕;水滴百年,方有穿石之力。在国内,有着这样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品牌少之又少。反观九芝堂品牌三百多年积淀,无一不印证了大浪淘沙沉者为金。我们挖掘九芝堂宝贵历史文献资料,推出《百年九芝堂历史故事》系列特辑,让那些历史再次为大众熟知,让更多的人了解九芝堂,了解一段如史诗般精彩的百年成长史。 百年九芝堂历史故事 系列二 劳氏宗业世代传 恪守祖训不忘本 (一)药真不假取自道地 “劳九芝堂”是既制药又卖药,前店后厂式药号。劳氏家族创业伊始便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认真遵守,一丝不苟,从不马虎。无论是胶、丹、丸、散、饮、片,还是各种中草药的制作,均是如此。 它的名气,首先应该归功于他们秘守独特处方,生产出一批批同行同名药品所不具备的“神效”成药、譬如说,根据古典药书《圣济总录》配方,采用52种名贵药材精制而成的“大活络丸”,取自皇室太医秘方,选用上等名贵药材精工佳制的“生龙活虎精”等成药,在清朝中叶就已负盛名。 九芝堂留存的古药瓶、古药方和药称 (二)义烧黄芪坚守诚信 有一次,九芝堂从北方购进了一批黄芪。由于战事吃紧,旱路不通,所以不得不改以水路运往长沙。然而,即使是水路,也断断续续走了半个月,等船摇到长沙时,满满一船的黄芪都因受潮而长了霉。那个时候的九芝堂,正值资金十分紧张的时期,这种事情的发生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得九芝堂的处境更为艰难。按说当时正是战乱时期,药材紧缺,而且,发了霉的黄芪也未严重影响其药性,晒干之后做药用也未尝不可。可是,九芝堂最终作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当时的九芝堂经理命令道:“药者当付全力,医者当问良心!发了霉的东西怎么能卖给别人呢?全都烧了!” 火焰熊熊,烟雾滚滚,场面很是壮观。整个烧黄芪的活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围观者无不动容,被九芝堂诚信为本的精神所折服。 (三)医者当付全力药者当付良心 同样的药材,而经手制作人的品性和操守,却是一种上好的添加剂和祖传秘方,若加入对患者的人本爱心和医药人的诚实守信,信守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商业信誉,其名声就芬芳远播。“劳九芝堂”的进货是十分考究和较真的,非正宗的药材不采,肉桂选用越南产的上桂,黄芪必到大兴安岭内蒙库伦进货,厚朴、天麻非四川货不进,决不以乙地货充甲地货。经千里迢迢舟车辗转,历尽艰辛地把药材采购回来后,再按质分等,以质论价,决不以次充好。至于重要的环节——切制,更是十分考究,洗、润、抖、折、切制、烘烤,及至熬胶、成丸,严守操作规程,务求质精型美。 劳九芝堂古药书 (四)医者仁德千里出诊 乾隆23年,广西巡抚陈辉祖之子突患重病,低热羁缠,咯吐秽脓,虽然请遍了当地所有名医,可病情却不见好转。看着爱子一天天消瘦下去,陈辉祖心急如焚。这日,陈辉祖的弟弟陈严祖前来看望侄儿病情,看到陈辉祖眉头不展,便安慰道:“兄长不必担心,凡病自有能除之法,更何况天下名医众多,自有妙手回春之人,小弟引荐一人,此人医术高超,定能药到病除!”陈辉祖一听,怏怏的脸马上来了精神,连声问道:“此人是谁?”陈严祖道:“此人乃湖南长沙府的名医,劳九芝堂药铺的劳锡书,小弟一个朋友的性命,就是在他手里被救活的。”陈辉祖一听,佯怒道:“有如此神医,为何不早说?”说罢,立刻让家人刘大昌星夜兼程赶往长沙请劳锡书出诊。 此时的劳锡书正在家中养病,身体虚弱,得知此事后,当真是两头犯难:此去广西,路途有千里之遥,至少要半月之久,自己的身体能经受得住吗?如果不去,岂不是眼睁睁看着一条性命就此夭折?最后,劳锡书不顾家人百般拦阻,跟随刘大昌踏上了千里出诊之路。 等劳锡书一行来到广西,陈公子已经病入膏肓,陈辉祖顾不上官架子,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拉着劳锡书的手请求速加救治。见此情景,劳锡书先用蛇舌草煎药给陈公子喂服,以拔热毒;连续数日后,劳锡书又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几味药,命人按此药方抓药,而由他自己亲自煎制,间或给陈公子服用些随身携带的劳九芝堂药丸。就这样,经过月余施药调养,陈公子的身体奇迹般地康复了。 陈辉祖万分感激,重金相谢。劳锡书却因广西瘴气很重,身体虚弱,染上噎病。回到长沙后,病情愈加严重,以致吃饭不进,服药不下。乾隆37年,劳锡书病逝,而其救死扶伤、千里出诊的崇高医德广为流传。 史料记载 1 END 1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zhuyea.com/zzyycxz/2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亦舒越是没有人爱,越要爱自己
- 下一篇文章: 天然冰片右旋龙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