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蚊子就叮你?

炎炎夏日,你徒步旅行归来,身上满是又红又痒的蚊子包,然而与你同行的小伙伴们却无辜地表示他们身上一个包都没有。要不就是露营一晚后,你醒来发现自己的脚踝和手腕上满满全是包,而和你睡同一帐篷的小伙伴却逃过了这一劫。

你不是一个人。事实上,大约20%的人对蚊子来说尤其美味,也被蚊子叮咬得更加频繁。科学家们还未找到治疗蚊子包的方法,我们也只能用驱虫剂来预防蚊虫叮咬(而且科学家最近还发现,蚊子会在一段时间后对驱虫剂产生耐受)。

然而,关于为什么蚊子更喜欢叮咬某些人而非其他人,科学家们给出了许多解释。以下就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二氧化碳

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是蚊子用来定位叮咬目标重要依据之一。它们用一个叫做下颚须的器官来完成这件事,能探测到远至约50米外的二氧化碳。所以,那些相同时间内呼出更多气体的人——往往是那些体型较大的人——更加吸引蚊子。这也就是为什么通常来说,跟大人比起来小孩子更少被蚊子咬。

运动与新陈代谢

除了二氧化碳,在较近的范围内,蚊子会根据人们出汗时排出的乳酸、尿酸、氨气以及其他物质来确定目标,而且更喜欢体温较高的人。由于剧烈运动会促进乳酸的增加并产生更多热量,这会使你从蚊子的众多目标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遗传因素也会影响人们正常情况下排出的乳酸和其他物质的含量,使得某些人相比其他人更容易被蚊子盯上。

皮肤细菌

还有研究表明,在人类皮肤上天然存在的细菌的具体类型和数量也会影响人们对蚊子的吸引力。在一项年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皮肤上如果有大量的某几种类型的细菌,就更容易吸引蚊子。但出人意料的是,如果皮肤上有许多细菌,但菌群的种类更为多样的话,这样的皮肤反而不太吸引蚊子。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蚊子尤其喜欢咬我们的踝关节和双脚——因为这些部位的菌群组成更加稳定。

啤酒

另一项研究发现,只要喝一瓶毫升的啤酒,你就能吊起蚊子的胃口。虽然研究者们曾怀疑这是因为喝酒增加了汗液中的酒精含量或提高了体温,但是他们并未找到支持这个想法的证据,这使得蚊子对酒徒们的偏爱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怀孕

几项不同的研究都表明,孕妇被蚊子叮咬的数量大约是其他人的两倍,这也许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不幸的结果:孕妇比其他人多呼出21%的二氧化碳,而且平均体温高出1.26华氏度(约0.7摄氏度)。

衣服颜色

这看起来可能有点荒谬,但是蚊子会用视觉(配合嗅觉)来寻找人类,所以,穿颜色显眼(黑色,深蓝或红色)衣服可能会使你更容易被蚊子发现。至少詹姆斯?戴(JamesDay),弗罗里达大学的一位医学昆虫学家,在对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所做的一次评论中是这么说的。

遗传因素

总体上,潜在的遗传因素可以解释人类对蚊子吸引力差异的85%——无论这些遗传因素是通过新陈代谢还是其他因素来表达的。不幸的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改变基因的办法。不过还有希望……

遗传因素

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研究为什么有一小部分人特别不招蚊子,希望能以此为启发制造出下一代的驱虫剂。

英国洛桑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使用色谱法分离出了这类人释放的化学物质,发现这些“自然驱蚊者”会分泌出一些不招蚊子喜欢的物质。将这些分子添加进更高级的驱虫剂里,或许就能让一个身穿黑衣、正在运动的孕妇永远免受蚊子叮咬。

与其坐以待毙被叮得夜不能寐,不如来试试下面这3个方法:

一物理屏障

如何科学地和这些蚊子死磕到底?首先提到的这件防御装备,亘古即有——蚊帐。据说,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就曾于蚊帐下休憩。在《诗经?小星》中,记载着“肃肃宵征,抱衾与裯”,“裯”即为蚊帐。对于古时穷人,即使是借钱也要弄一张床帐,以抵御夏季的汹涌蚊潮,“夏多蚊,贫无帱,佣债为作帱”,“帱”还是指蚊帐。

日本的蚊帐。绘画:鸟居清倍。

蚊帐虽有百般好,大多却也只能起物理隔离的效果,指不定哪就出漏子让蚊乘虚而入。不过,如果用某些化学药物浸泡处理,蚊帐则能主动驱虫杀虫,效果更佳。

二化学武器登场

人类为了对付蚊子,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除了常见的花露水、蚊香我们还有其他更有效的选择吗?

“化学发展带来的驱蚊福利

陆游在《熏蚊效宛陵先生体》中写到“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也有青年像他一样,寄希望于“化学武器”对付蚊子。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给大家推荐了四种驱蚊产品,包括DEET(又称避蚊胺)、伊默宁(又称IR,驱蚊脂)、埃卡瑞丁(又称派卡瑞丁)和柠檬桉叶油(或其中的有效成分PMD)。

DEET和伊默宁是目前最常见的两种驱蚊成分。DEET由美国军方开发,于年用于民用。科学家曾以为DEET能麻痹蚊子的嗅觉系统,使其无法分辨人体散发的蘑菇醇(1-辛烯-3-醇)。但根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年的一项研究,蚊子只是不喜欢DEET而已。伊默宁的使用历史则较短。

佛罗里达农工大学年的一项实验室试验显示,对于埃及伊蚊和致倦库蚊,10%和20%的伊默宁和同浓度DEET的驱蚊效果不相上下。由德国化工企业拜耳药厂于年研发出的埃卡瑞丁,对付蚊子也有不错的威力。在年巴西的一项实地测试中,含有伊默宁或埃卡瑞丁,浓度在10%~20%之间的七款商业剂型,对埃及伊蚊都有5到7小时的驱避效力。

一目了然驱蚊效果:一只手涂了DEET,一只手没有。摄影:GaryClark

“天然的驱蚊“良方”管用吗?不太靠谱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只推荐了一种植物成分柠檬桉叶油。尽管不少植物油,如丁香、薄荷、天竺葵、猫薄荷、紫珠等,都具有驱蚊效果,但它们挥发性太高,需要反复涂抹才可能生效。

年《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的一项实验室研究显示,包含香茅油、薄荷油、天竺葵等天然植物提取物的七款产品,对抗埃及伊蚊的保护时间都小于20分钟。一款大豆油的产品能达到近一个半小时的保护时间,略高于低浓度(4.75%)的DEET。另两款使用柠檬桉树油的产品则能达到约两个小时。不过这个实验中,一款含有7.5%伊默宁的产品,平均趋避时间只有二十来分钟。

这朵小白花,就是人蚊作战中的功臣——除虫菊。图:KENPEI/wiki

“蚊香:杀蚊却对人基本无害

另外一些化学武器,属于杀虫剂而非驱避剂,对蚊子就没有那么仁慈了。除虫菊中的除虫菊酯,能够毒杀蚊虫。把它的花朵碾碎,与木屑、香料等混在一起,点燃后,就是一款原始的“蚊香”。而现在普遍使用的“螺旋形蚊香”,由19世纪末日本人上山英一郎发明。这种形状能比细长条状的蚊香燃烧更久,推出后就大受欢迎。

除虫菊酯的杀虫范围比较广泛,对人几乎没有危害,但在空气和阳光中不稳定。而后来人工合成的各种拟除虫菊酯后,克服了这些缺点。现在,你可以在各色蚊香、电蚊片中,见到它们家族的身影——氯菊酯、苯醚菊酯、丙烯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等等。

★长按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zhuyea.com/zzyxgpw/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