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的深入,有大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治疗也逐渐成为临床工作重点之一。本建议适用于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出院标准的恢复期患者。临床医师可参考本指导建议,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相关治疗或康复指导。患者出院后亦可根据本建议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自我康复,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一、辨证论治   恢复期表现为伤气和伤津两个转归及正虚邪恋的特点,建议分级管理:无明显症状,且肺部影像学复查正常者,无需服用药物,可定期随诊;有临床症状伴或不伴肺部阴影、无明显症状但肺部阴影未完全吸收者,需辨证治疗。   恢复期用药注意防止过早单用峻补药物,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且忌过用苦寒,恐损伤阳气。   (一)肺脾气虚证   咳嗽,咯痰清稀,气短,神疲乏力,腹胀,纳呆,便溏,舌淡,苔白滑,脉弱。   肺脾气虚,津液失布   补脾益肺,培土生金   黄芪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10克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清半夏6克桔梗6克苏梗10克炙甘草6克   自汗加麻黄根10克、浮小麦30克、煅牡蛎30   克固涩止汗;纳差明显加焦三仙各15克、鸡内金10克健胃消食;痰多色白喘息者加白芥子6克、莱菔子15克燥湿化痰;痰多痰黄加瓜蒌皮10克、酒黄芩10克、浙贝母10克清热化痰;兼脾肾阳虚者加干姜10克、炮附子6克温补脾肾等。   可辨证选用六君子丸、香砂六君子丸、玉屏风散、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等,兼肝郁者,选用逍遥丸、加味逍遥丸等。   (二)肺胃阴虚证   干咳,少痰,口燥咽干,胃脘嘈杂或痞胀不舒,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肺胃阴虚,肺失清肃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沙参麦冬汤加减   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芦根15克桑叶10克桑白皮15克川贝3克紫菀10克炙甘草3克   潮热加银柴胡12克、功劳叶15克以清虚热;便秘加玄参30克、生地15克、火麻仁30克润肠通便;痰中带血加紫珠草10克、仙鹤草30克、白茅根15克、藕节炭10克清热止血。   可辨证选用生脉饮口服液、百合固金丸、麦味地黄丸、秋梨膏等。   (三)余邪未尽,气阴两伤证   咳嗽,痰少而粘,低热多汗,口干喜饮,乏力失眠,舌红苔少,脉虚数。   余邪未尽,气阴两伤   益气养阴,清热和胃   竹叶石膏汤加减   党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茯苓10克竹叶10克生石膏30克(后下)清半夏6克陈皮10克炒杏仁10克桔梗6克仙鹤草20克桑白皮15克炙甘草3克   低热者,加功劳叶15克、青蒿15克清退虚热;津伤严重,胃阴不足者,加沙参15克、石斛10克养阴益胃;热邪留恋者,加连翘15克、芦根15克清透余热。   患者恢复期肺CT显示肺内阴影或间质改变未完全吸收,当加入软坚散结、祛瘀通络药物,如玄参10克、浙贝15克、生牡蛎30克、红景天10克、郁金10克、丹皮10克等。   可辨证选用养阴清肺丸、补肺丸、润肺膏、金水宝胶囊(片)、百令胶囊(片)等;肺部炎症吸收不良或有机化表现者,随证加用补肺活血胶囊、丹七片、血府逐瘀口服液(胶囊)等。   二、中医适宜技术   (一)针灸疗法   操作方法及频次:毫针每日或每隔日一次,每次留针10-25分钟。或穴位艾灸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钟。   1.肺脾气虚证   太渊、膻中、气海、关元、足三里。痰多者加丰隆、太白;畏寒者加风门艾灸;腹胀便溏加天枢。   2.肺胃阴虚证   太渊、肺俞、膏肓、太溪、三阴交。咯血加孔最;脘痞加中脘、足三里,便秘加天枢。   3.余邪未尽,气阴两伤证   肺俞、肾俞、鱼际、太渊、太溪、三阴交。喘甚者加定喘;失眠加内关、神门。   (二)耳针疗法   肺、平喘、神门、大肠、内分泌等。   可选中药王不留行籽取穴贴敷,每日用手指轻压1-2分钟,每三天更换。   皮肤破溃或皮肤过敏、瘢痕体质患者禁用。   (三)穴位贴敷法   可选白芥子、细辛、川芎、苍术等研磨成细粉,制作成药饼进行贴敷。   肺俞、定喘、膏肓、膻中、丰隆等。   每日一次,每次4-6个小时。   孕妇、咯血、皮肤破溃或皮肤过敏、瘢痕体质患者禁用。   (四)艾灸   用艾条,使用回旋灸的方法,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艾灸条在皮肤上沿膀胱经从大杼(第一胸椎旁开一寸五分)至肾腧(第二腰椎旁开一寸五分)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操作时间约30分钟,隔日一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zhuyea.com/zzyxgls/9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