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处:证券日报

当下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火热,那么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4月7-8日,CHC·中信证券医疗健康大会暨第十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CEO峰会在上海举办。山蓝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道志作为大会主席出席了本届峰会,并在会议期间接受了《证券日报》记者的专访。

刘道志博士与记者合影

山蓝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道志(天津南开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后。创办山蓝资本前,曾任职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新兴业务资深副总裁、研发中心资深副总裁、上海微创骨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道志表示,“从行业发展来看,未来医疗健康领域企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他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及预判。

第一,全球医疗行业的头部企业前20位中将出现中国企业的身影。

中国的医疗企业借助年疫情也快速在国外建立起了销售渠道,为成长为跨国企业奠定了基础。另外医疗行业的并购也越来越频繁,这次疫情让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另外一部分企业又有了爆发的现金流,因此行业的并购整合会加速。细分行业龙头因此会出现,行业的集中度也会更高。

第二,中小企业的创新会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医药创新创业的主流。

生物医药领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也是高技术壁垒、高毛利、轻资产的行业,具有抗市场波动风险的特点。过去一年可以看到大量的资金流向了医疗行业的创业公司,使得一些中小型的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公司连续获得大笔的融资。与二级市场的公司相比,这些小型公司的机制更为灵活,决策快又没有财务报表的压力,敢于尝试更为创新的领域。因此可以看到加科思、启明医疗这样创新性极强的公司跑出来。所以未来中国的医药行业也有可能会和国外一样,大公司做市场小公司做创新。

第三,创业门槛提高,本土成长的创业者成为主导。

过去几十年国内医疗行业的发展,让容易做的生意都已经做完了,整个创业门槛大大提升。首先来讲市场竞争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已经出现了很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比如恒瑞、微创、联影。创业公司面临的竞争对手是这些巨头,难度可想而知。由于竞争的加剧,对于创业公司来讲做传统的仿制药、Me-too药未来的商业化可能性极小,因此创业公司或主动或被迫都纷纷选择挑战更前沿的方向。以前做的产品对标的都是已上市的产品,后续对标的可能是临床一期的产品,甚至临床前的产品。项目的风险大大上升,也没有可借鉴的临床方案与生物标志物,因此对于企业团队的能力要求也非常高。

第四,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趋于理性,估值变得比较合理。

年-年医药股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很多优秀公司的市值都有巨大的涨幅,这可能和资本市场资金宽松、科创板开启后带来的情绪有关。但是市场对于新公司的预期实际是高于企业本身的价值,随着后续注册制成为常态,部分表现欠佳的新上市的生物医药股出现破发,整个医药行业会对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估值进行重构。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zhuyea.com/zzyxgls/7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