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桩盆景矮化的方法有哪些呢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盆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盆景源于中国,盆景一般有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制作树桩盆景,除了栽种时选用植株矮小的品种外,还可以对较高大的品种进行矮化。成品树桩盆景,为使其能长久保持盆树矮小、便于观赏,也需进行必要的矮化措施。那么,促使树桩矮化的方法措施有哪些呢? 一、摘心、截顶处理 用手摘去嫩梢顶部,称摘心。用锯子或剪刀截除已木质化的枝梢顶部,称截顶。摘心和截顶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树木的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达到矮化植株的目的。摘心、截顶大多在春末至秋初之间进行,因为在这段时间,植物代谢作用强,营养生长快。 二、施矮化剂 施用对植株起矮化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常用的有矮化素、多效唑和比久等。 树种不同、适用的矮化剂的品种、浓度和施用后的效果也不同。 如用注射器向紫竹的竹节注射0.1%的矮壮素溶液后,其节间仅2-3厘米,比未注射矮壮素的竹节缩短一半多,效果非常明显。 盆景一般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前者以树木为主要材料,又可分为观枝、观叶、观果和观花4类;后者较多地应用山石、水、土作材料,以水为主的为水盆景,以土、石为主的为旱盆景,水、土兼有的为水旱盆景。盆景的规格:树桩盆景按树桩高矮(其中悬崖式按枝干伸展长度),山水盆景按盆的长度,分为特大型(厘米以上)、大型(80~厘米)、中型(40~80厘米)、小型(10~40厘米)和微型(10厘米以下)5种。 树桩盆景成型后须精心养护。其中,修剪是促进或控制树桩生长,使之保持一定姿态的重要措施。凡枝叶成片,层次分明的树桩,要经常疏剪或短截,以控制扰乱姿形的枝条。松类可摘去全部或部分主芽,使梢变短。阔叶树类的修剪,因树种及开花结实习性而有不同。 三、控制外部条件 适当控制水分、光照、温度、湿度、通风和土壤肥力等外部条件。 为防止树桩徒长和疯长,这些外部条件不可过多地提供,只需能基本满足树桩的健康生长即可。 四、浇水 浇水次数、浇水时间和浇水量应根据季节、树种等因素灵活掌握。 春、秋季盆景应隔日浇水1次,夏季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入冬后几天浇1次。 耐湿的植物可多浇水,耐旱的植物要少浇水。 五、施肥 上盆及换盆时以施基肥为主,植物生长期以施追肥为主。 常用基肥主要有牛粪、猪屎、鸡粪和人粪尿等。 基肥施入量不能超过盆土总量的15%,并将它与培养土混合均匀,以免烧根。 追肥以薄肥勤施为原则,通常以尿素、磷酸二氢钾、腐熟的饼肥为主。 尿素等化肥的配比浓度不宜超过0.3%,微量元素浓度不要超过0.05%。 必要时,为了满足树体对营养的需求,可进行叶面施肥。 树桩盆景多选用枝叶细小、盆栽易成活、生长缓慢、寿命长、根干奇特的树种,兼有艳丽花果者尤佳。现已被用作树桩景树的约有种,除通过人工繁殖外,常从山林野地掘取经多年樵砍后留下的老干树桩培养。树桩盆景千姿百态,可归纳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枯干、连根、附石、丛林等形式。培养土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又能保肥的为最佳。盆景的制作有以修剪为主的整形法和用金属丝或棕丝扎缚枝干弯曲成一定形状、再经逐年细致修剪成型等方法,并有不同的地方风格。 六、调节光照 可将树桩盆景搬到荫凉处或暗室,也可用不透光的黑布或黑塑料薄膜罩住植株,以缩短光照时间。 如果采用不透光的黑布或黑塑料薄膜,必须注意遮盖时间。 应在17:00——7:00之间进行,其它时段不宜,夏季尤其如此。 因为夏季气温高,如果在其它时间用黑布罩住,黑布内的湿度和温度会很高,容易打乱植株的正常生理活动,造成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七、削弱根系生长势 削弱根系生长势,可减缓树势生长速度。 削弱盆桩根系生长的办法主要有断根、适当推迟换土时间、少施肥、少浇水等。 八、浅盆栽种 新栽树桩,可把其种在浅盆内,以抑制根的生长。 然后把树桩放在阳光充分照射的盆景架上,少施肥,控制浇水,使根部得不到充分的水和养分而致矮化。 但是,如果长期抑制,也会使盆树变得衰弱,需要多多留意。 I版权声明:○本文文字、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 I投稿邮箱: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zhuyea.com/zzycjjg/4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盆景矮化常用方法
- 下一篇文章: 干货庭院设计植物配置